云无心

傲骨雄心:

福建之旅——坛南湾蓝眼泪海滩

      入住酒店后,我们乘坐酒店的电瓶车来到坛南湾的另一个海滩——蓝眼泪海滩,这里同样海水清澈,十里平沙,最主要是这里的商业开发相对完善,开设有沙滩咖啡座,提供烧烤小食等服务,游客也相对多一些。不过这次未能邂逅蓝眼泪,只能将遗憾留到下次了。


宝贝儿

纯元入宫是为了家族吗?恰恰相反

一只可爱的种花兔:

  一直以来,有一种给纯元洗白的说法,说她是为了家族利益着想,被家族安排入宫联姻,所以没办法哪怕拒绝皇帝一句。


  还说,宜修这个庶女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做正室,不过是嫁过去试探风头,是家族设计的让她给纯元铺路。


  我觉得这种洗白法纯属放屁。


  不论电视剧还是小说,纯元上位都是确凿无疑的背叛家族,私自夺取家族分配给其他成员的利益,极大损害家族内部团结来满足自己利益的做法。


  在此基础上,她的毫不推辞真的有表面上那么无辜吗?


  


  


  


  在此我提供一个视角,她入宫换后这件事,最大的利弊双方是谁?


  太后皇帝吗?


  不是的。


  不论嫡庶,不都是她(他)们的侄女(表姐)么,太后扶持娘家的打算、皇帝施恩母家的表态,都没有被换后一事影响。


    


  事实上,受损失最大的是宜修无疑,其次却是朱氏家主,宜修姐妹的父亲。


  受益最大的是纯元,其次是她的母亲,朱夫人陶氏。


  


  请你试着把自己代入朱氏家主和朱氏家族的立场,权衡两个女儿入宫为后的利弊:


  


  1,对比成本:


  物质成本上毫无差别,两个都是女儿,对他都只是一份嫁妆的问题。


  精神成本上也毫无差别,男人又不生孩子,养大她们的也是各自生母。


  再说倾注心力,宜修的后位婚约是太后给的,柔则夺得后位是靠自己魅力,哪个都不需要他出力。


  因此成本相等。


  


  2,对比风险:


  宜修入宫,是两个家族(男方家长太后+女方家长朱氏全族)正式会面,由太后钦定人选,双方商议决定了入宫流程、待遇,她还很争气地生了皇长子。


  对朱家而言,宜修是家族希望,对玄凌而言,宜修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他自己也承认了婚约的,名正言顺的实质原配。


  柔则呢,已有婚约,私相授受,违背家族和太后这个大靠山的安排,踩着亲妹妹上位。


  


  不论她有多么绝色倾城、能歌善舞,在她得到玄凌钟情之前,她的上位都是带着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


  一来上任宫斗MVP太后表态过不看好,柔则是否能坐稳后位十分存疑(后来确实如此)。


  二来大家族最忌惮内斗,柔则母女公然违背家族安排,私自夺取原本家族分配给其他成员的资源,哪怕一时获利也很容易挑起内耗,最后鸡飞蛋打、得不偿失(后来也确实发展如此)。


  三来背弃婚约私相授受,在那个时代是必然会损害家族声誉的。


  虽说后来皇家压着柔则未婚夫家自己背锅给她兜底了,但只能说是挽回了损失,绝对不是能带来好处的事。


  因此风险方面,柔则>宜修。


  


  3,对比收益:嫡女庶女都是他女儿,不论谁做了皇后,他都是国丈,若再生下嫡子做了太子,朱家百年富贵就有了。


  这一切在纯元入宫前就只差一步。


  然而天不遂人愿,纯元入宫封后、宜修丧子黑化、纯元难产去世、宜修继立无宠。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纯元母亲出了口气、赔了女儿,纯元享了三年皇后尊荣、丢了自己和儿子的命,朱家主和朱家亏得一塌糊涂、血本无归。


  他的皇后女儿一个去世一个失宠,还失去了两个外孙,朱家前程一目了然的暗淡无光。


  难道他就那么缺一个做三年皇后的嫡女吗?就为了这三年后位、为了区区一个嫡女的虚荣心,不惜搭上太子外孙和朱氏前程吗?


  我认为朱家主不至于疼爱柔则到这个地步,否则他应该在太后订婚时就直接驳回宜修入宫,一力坚持柔则上位。


  


  哪怕柔则成功入宫封了后,被她挤下堂的宜修也已有了儿子,而柔则生不生得出来,或者是不是儿子,也都还是未知数。


  嫡女庶女那点区别,在健康皇子面前一文不值。就看哲哲孝庄海兰珠,站在科尔沁的角度来看,是嫡是庶重要吗?海兰珠宠冠六宫又如何?孝庄才是蒙古骄傲。谁让顺治就是比海兰珠儿子健康。


  站在朱家/那拉家的角度看,后位之争面临柔则VS宜修的时候,已经有儿子的宜修身价百倍于还没怀孕的柔则。


  柔则母女这一闹腾,直接把朱家本有的一个皇后加一个嫡皇子,给闹成了一个心怀鬼胎的贵妃加一个素质存疑的皇后加一个娘胎里落下病根、天生体弱的庶皇子。


  显而易见的亏本买卖,如果我是朱家主我绝不会这么做。


  哪怕我担心宜修姿色平平,想再送个女儿固宠加双保险,我也会等到宜修生子正位之后,和宜修把话说开并取得太后同意,再退了柔则身上的婚约,安排她入宫为妃辅佐宜修。


  这么做才能把风险降至最低,才符合家族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反观柔则背叛家族私自入宫夺位,绝对是违背朱家利益的。


  因此,收益方面,柔则<宜修。


  


  综上所述,朱柔则封后与朱宜修相比,成本相等、风险更大、收益更低,完全不能代表她父亲和朱氏的利益,反而是代表自己和母亲的利益去冲击父亲和庶妹的利益,只不过她朱氏女的身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和冲击之后产生的矛盾。


  


  封建社会是父为子纲,可没听说母为子纲,纯元入宫却是为了娘去损害爹的利益,拿“受困于礼法女德”、“家族责任”、“嫡女职责”不能拒绝,来洗白朱柔则所作所为,那就完全说不通了。


  客观看待,纯元就是为了母亲的颜面和自己的荣华富贵入宫的,并且成功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我不对此作道德批判,时代限制下,她为自己和母亲争取利益没有错,但苦主宜修因此要杀她,倒也不冤,毕竟先撩者贱。


  这两人的纠葛恩怨,在道德层面压根是狗咬狗,真黑心莲vs伪白莲花,哪个的下场都是罪有应得。


  


  然而整个事件中堪称罪魁祸首的渣男,反而成了隐身人,没被她们中任何一个追究清算,我对此感到十分的愤怒不值。


  假如纯宜姐妹有甄嬛姐妹的格局,绿帽暴毙套餐早二十多年就安排上,两姐妹联手屠龙,一个做圣母皇太后一个做母后皇太后,岂不美滋滋?


  那样的话,满朝文武和那些无辜的秀女宫女都能得到拯救。

豆豆小狗你好可爱